盛夏岭南,西江、北江奔腾交汇,激起千层浪。
一年前,佛山被赋予重大使命:建设广东省唯一一个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。短短一年,佛山抓住机遇,发生了诸多深层次变化。
其中一个就是,文旅备受重视,热度空前。这一点,无论从高规格推进会议,还是高标准推出举措,都可见一斑。
去年四季度,佛山首次以市委、市政府的名义举办旅游发展大会,释放“文旅升格”信号;今年初,开宗明义提出要让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;再加上,今年佛山正加快建设环两江先行区、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……
密集动作下,是强大的改革魄力,更是坚定的决心——佛山,要以文旅为支点,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,激活城乡发展新活力,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。
佛山,要以文旅为支点,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,激活城乡发展新活力。图为顺峰街。戴嘉信 摄
一
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,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这块“试验田”,为何重视文旅?
这一决策背后,蕴含着实验区对资源优势与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。
过去,很多人认为,文化与经济关联甚微。但是,当深圳打造“设计之都”,杭州以宋韵文化引爆文旅热潮,越来越多城市意识到:文化不仅是软实力,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。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、相互促进,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——人文经济。
从实验区的实践看,发力文旅产业,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考量:
其一,文旅产业具有强大的融合带动效应,这正是破解佛山“东强西弱”、城乡二元结构等难点的重要抓手。它凭借与生俱来的跨界融合基因,不仅能激活与制造业、科技、美食的联动效应,更如一座桥梁,打通城乡资源交互通道,让区域合作在文旅消费场景中实现深度联结。
其二,文旅产业是撬动内需、促进消费的重要引擎。从南海大地艺术节、佛山“西甲”赛事吸引众多游客,带动周边消费,到各类音乐节、演唱会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都充分证明了文旅产业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。
佛山举办的龙舟超级联赛、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、大地艺术节等特色文旅活动火爆出圈。廖明璨 摄
大地艺术节就是一个典型。这个办在大美乡村里的艺术节,不仅连接了城乡多方资源,还让人文经济“遍地开花”——去年,第二届大地艺术节仅用3个月就吸引约136万人次参观体验,带动消费超9.3亿元。
其三,文旅产业还是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城市魅力的关键。纵观全球城市演进史,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,“三二一”的结构是普遍趋势。因此,诸多工业重镇在发展到特定阶段后,都会将以文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产业推向前沿位置,以此带动经济多元化发展。
另有专家指出,未来的城市赢家,必将是那些能让历史与现代对话、让文化与经济共舞的人文沃土。
所以说,在内,发展文旅是佛山重塑城乡价值版图、撬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;在外,它是守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。
二
改革“下深水”,发展起宏图。
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,实验区如何发挥文旅的“乘数效应”?
解题前,需明确要跨过的卡点。正如佛山此前明确,佛山“城市形象不够多彩,工业城市印象比较刻板单调,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发展滞后,文化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利用”。
佛山正加快建设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。廖明璨 摄
改革突围的第一步,就是抓住“牛鼻子”。“四山两江”,就是佛山抓住的“牛鼻子”。
今年初,佛山将目光投向了西樵山、顺峰山、皂幕山、南丹山和西江、北江,提出实施文旅“串珠成链”工程,加快建设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。
这四座山、两条江,正是佛山文旅产业的几张王牌:西樵山的晨雾里藏着理学先哲的智慧,顺峰山的湖光中倒映着城市的烟火气,皂幕山的密林深处涌动着探险的心跳,南丹山的康养之旅治愈着都市疲惫的灵魂。而西江、北江这两条“城市动脉”,则像一条长丝带,串联起桑园围的千年水利智慧、九江龙舟的热血豪情。
厚重的文气就是改革发展的底气。可以说,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是佛山开展人文经济实践的最佳区域。
方向明确了,重要的是行动。
半年来,围绕“四山两江”,市、区、镇认真做好“文旅搭台、经济唱戏”这篇文章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:
——重点片区提档升级。环西樵山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、顺德欢乐海岸PLUS与顺峰山公园一体化升级等项目,率先打开新局面。其中,西樵山作为佛山首个免票的5A级景区,开创广东四大名山免票先例。
——推出旅游精品路线。沿着这些精心设计的线路,游客既能在西樵山看一场“千古广东情”的沉浸式演出,又能在三水的北江畔体验水上运动的刺激,如同开启一场永不重复的惊喜盲盒。
——文旅新业态“爆款”频出。举办的龙舟超级联赛、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、大地艺术节等特色文旅活动火爆出圈,动辄吸引几十亿网友围观,线下更吸引无数游客不远千里打“飞的”而来。
文旅为实验区带来的变化,令人惊叹。如今,佛山从寂寂无名变成全国热搜榜上的“常客”、旅游目的地热门之选。百度迁徙数据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前三日,佛山稳居全国热门迁入地第7、第6、第5位,力压上海、西安、重庆。
人气高涨撬开财富“闸门”。今年“五一”,全市A级景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3.83%。另据携程数据,端午假期佛山酒店、机票订单量同比均增长了一倍多。
人气财气双双增长之外,城市竞争力同步进阶。最近,佛山时隔两年重返新一线城市梯队,其城市人活跃度、新经济竞争力碾压半数省会城市。
三
改革,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征程。
5月30日,佛山召开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生态大会,亮出攻坚目标——将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打造成为全市农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、全市文旅赋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发展典型区、广东省山水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示范区。会上还明确了佛山发展文旅产业的时间表、路线图。这些都是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具体路径。
紧接着,佛山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推进会,就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做深入部署,包括规划建设“几字湾”、西樵山、甘竹滩3大文旅集聚区,打造户外运动体验圈和沉浸式岭南水乡旅游带、特色美食旅游带、特色乡村旅游带、特色农业旅游带、百年工业旅游带。
可以看出,实验区在以“大文旅观”重构文旅格局的同时,还在以更大魄力、更大视野推动文旅产业集聚发展。其目的就是,加快形成区域协同、陆江统筹、城乡一体的旅游布局,让佛山文旅产业百花齐放。
这是一步深谋远虑的好棋。短期看,这是佛山打造“山水佛山·文武双全”文旅城市IP的谋划;长远看,是让制造业与文旅双向促进、提升城市能级的期待。
论“武”,佛山制造早已享誉全球;论“文”,实验区尤其是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区、环两江先行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上的先行探索,正成为人文经济的精彩样本。
佛山,正用自己的方式决胜未来。
撰文:刘明
长宏网配资-长宏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开户网站-上海股票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